基于课程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ks8凯发官方网站

基于课程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时间:2016-10-07 08:01

  编者按:本期聚焦“黄红武五问”之“为什么叫‘实验’小学、‘实验’中学?这类学校的特别功能是什么?在教育教学中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校长石锡伍立足校情,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优势,寻求有效的中小学衔接之路。该校除切实实施国家课程之外,还加强地方与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精心组织,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并且进行科学的评价。课程领导能力是考验校长的一项硬功夫,为此,可以说,这一举措确实抓住了教育教学的“牛鼻子”。

  摘要  国家课程、地方与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功能各异,相互补充,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课程专任化、内容校本化、活动课程化、文化校园文本化,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抓手,是确保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评价改革则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力推手;九年一贯制学校无疑为探索中小衔接创设了诸多有利条件。

  关键词  九年一贯;课程;规划;实施;评价;探索

  为什么叫“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实验”学校?这类学校的特别功能是什么?在教育教学中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黄红武厅长2015年11月25日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互动式研讨会面对全省首批百名中、小、幼名校(园)长提出的五问之一,值得每一位实验学校校长思考。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建校伊始,一直在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前行,寻找有效的中小衔接之路。

  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蓝图,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潜能、养成良好规范,确保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学校一切资源配置的依据,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

  基于课程属性、功能,依据6-15岁年龄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围绕“健康活泼,乐于进取;学会感恩,富有责任;富有想象,敢于创新;基础扎实,养成规范;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五大培养目标,我们以九年一贯制学校承载的“实验”使命为动力,积极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革与实验,以期实现学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四类课程,相得益彰

  通过几年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目标指向明确的四类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与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国家意识的重要体现,“开齐、开足、开好”是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在当下,学校亟需要重视品德与生活/社会(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开设。

  2.地方与校本课程

  地方与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爱好、开阔视野、提升他们日后生活品位,是实现“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学校逐步形成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等领域的地方与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3. 活动课程

  学生在学校参与的各类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具有相应的教育价值,可以归纳为相应的课程。学生可从活动课程中学习、接触到教材以外的知识,增长他们的见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内化他们在活动中看到的、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知识,从而丰富他们的阅历。

  截止目前,我校基本形成了“一训”、“二游”、“三生”、“四节”、“一仪式”、“两典礼”系列活动课程。“一训”就是学生全员参与的入学训练课程;“二游”是指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三生”指的是“庆祝生日”、“逃生疏散”、“生活体验”等三项主题活动课程;“四节”是指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一仪式”是指“少年宣誓仪式”,这是一项专门为九年级学生设计、旨在唤醒学生责任意识的专题教育活动;“两典礼”是指每学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

  这些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策划的活动课程已成为对学生开展多方位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不同年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

  4.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学校文化及精神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构成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我校积极培植以“用心•尊重”为核心内容的学校精神,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维度加以解读其内涵,使之融汇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之中,使之成为师生、家长共同追求的教育理想。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用心•尊重”校园精神内涵解读


用心

尊重

学校

用心办好学校。

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规律,依法办学。

教师

用心树人育才。

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教学规律,依法执教。

学生

用心学习、用心做事。

尊重自己,尊重师长,尊重学伴。

家长

用心培育孩子。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学校,相互尊重。

  二、课程实施,精心组织

  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学校积极探索各类课程实施新途径。

  (一)课程专任化,教师专业化

  课程专任化是指在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上实现所有课程均由专业水准的教师担任,减少教师兼任课程门类,确保教师任课专业化,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一配置的最大好处在于,一是确保所有课程“开足”课时,避免教师因兼任其它课造成挤占、挪用其它课程课时的现象。二是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专任课程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三是组成相应的教研团队,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遵循学科性质,实施英语课程改革

  我校对英语课程实施开展系列改革实验。第一,一、二年级只开设英语口语课,明确一、二年级的英语口语课教学目标只限于学生接触英语口语,教学内容为日常交际用语听说训练,不要求学生拼读字母、单词,不布置任何课外英语作业。第二,每周两课时,2015-2016学年修改为一年级每周一课时,二年级每周两课时。第三,学校聘请外籍教师担任一、二年级英语口语课教学任务,提供学生接触纯正英语的机会。第四,从三年级起始教授英语,使用《新概念英语青少版》系列教材。

  学校基于以下思考开展上述英语课程改革。第一,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认读汉字,突显汉语作为母语的尊严和地位。第二,在英语当作非母语国家教授和学习环境下,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在自然环境下习得的,学生学习外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规则、凭借一定的智力活动、通过必要的训练,才能学会,从这一意义上说,外语并不是越早教越好。第三,从实践层面看,一、二年级教学课时有限,课时安排前后间隔时间长,因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导致语言输入有限,学生学习英语时遗忘较快,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实践表明,按照上述改革实验,我校学生在六年级毕业时,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程度、模仿能力、语音面貌、单词拼读能力、口语流畅程度、阅读能力等几项指标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课程内容校本化

  课程内容校本化是确保课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积极探索四项途径实现课程内容校本化。

  第一,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追求的教育价值,各学科将课程标准细化为学校各学段可实际操作的具体目标。

  第二,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编印校本教材、设置校本课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诵读的古诗词编印成《古诗词过级手册》。统筹规划学生九年的阅读书目,提出阅读要求,设置螺旋式上升的阅读问题,编印《阅读指导手册》。

  第三,采取调、删、增、降、融五大策略调整各学科教学内容。“调”就是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例如高年级的语文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兴趣点,或与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或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适当调整课题内容的先后顺序;“删”就是删除过难、过繁、过于陈旧、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部分内容;“增”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年龄特征、当前的价值追求、当下的热点话题等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例如,科学学科教师根据科学课教材中提出的一些基本原理不时地增加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想知道、想揭示的一些科学现象;“降”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教学起点、教学内容难度、教学要求。学校虽然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口语课,但教学要求很低,不要求学生拼读、书写、记忆字母和单词,课后不留任何英语作业,从三年级开始实行英语教学;“融”就是有机地将部分内容融汇在学科教学之中。例如,学校提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地融汇于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之中;结合教材内容,音乐教师将学校要求学生会唱的100首经典歌曲有效融汇于各年级的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将体现闽南文化的《闽南童谣》设置成一、二年级的音乐课程。

  第四,实施校本作业。我校从创办伊始就开展了七年级数学学科校本作业的探索,办学第二年,开始六年级数学、语文暑期校本作业探索。截止到2014-2015学年,学校所有学科停止征订所有学科教辅材料,所有学科实施校本作业。校本作业是课程内容校本化的重要载体,极大地增强了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可以保持与教学进度同步的一致性,体现与本校学生学习水平相吻合的同质性。

  (四)各类活动课程化

  在我们看来,依据课程导向、精选内容、精心组织和及时点评升华等原则策划、组织校园活动,是发挥其教育功能的重要保证。

  1.课程导向。依据课程要素,策划和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确定活动课程目标、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参加对象、活动形式、评价手段,从而保证活动课程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2.精选内容。活动类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内容选择空间大。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选一些学生能做、学生能理解、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对学生具有教育或激励功能的场所和内容。例如,我校为四年级学生选定厦门气象馆作为他们秋季社会实践活动场地。气象馆里陈列的气候、天气、自然灾害防范等内容,与学生科学课上所学内容相结合,学生通过参观各种观察天象仪器设备、阅读相关知识、观看科普电影、听取工程师的讲解等途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课所涉足的各种气候现象。

  3.精心组织。确保活动类课程的质量,关键在于精心组织。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实施地点、活动形式,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学生的宣传与教育。三是加强过程管控。

  4.点评升华。活动类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实施之后,年段、班级及学校要及时给予点评,评价,确保活动目标达成。一方面,对活动本身的意义、指向、目标作出适当的点评,使活动内容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活动课程结束后,发动学生撰写心得,年段以班级为单位出展板,组织者撰写活动简讯或总结,使之成为活动类课程评价的载体之一,发挥课程的教育作用。

  (五)校园文化校本化、文本化、课程化

  学校文化及校园精神起到凝聚、激励、熏陶、自律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发挥学校文化及精神应用的作用,必须使之成为课程形态,呈现出校本化、文本化、课程化三大特征。

  1.文化校园内容校本化。实现文化校园校本化,其内容、布置、设计应展现学校的价值追求,符合学生需求,体现学校特色,具有明显的学校烙印,不具有复制性。我校树人堂教学楼有四层,楼层文化布置分别是习惯篇、厦门篇、福建篇、国家篇。一、二年级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第一层,因此,习惯篇基本采用图文并茂的儿歌,学生朗朗上口,配以本校学生图像,显得更贴近学生,对学生具有示范功能。七至九年级廊道布置“中学生守则”,图文并茂,组织学生配图,图片人物均是本校学生。版面大小与学校墙体尺寸大小一致,颜色与学校倡导的主体颜色并行不悖。

  2.文化校园内容文本化。对学校校名、校标、楼宇名、道路名、校园景观等文化校园布置以及学校倡导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精神作出简明扼要的说明和解释,解读其内涵,赋予其一定意义,成为一定的文本,使之成为口口相传的载体,以发挥其教育价值。我校在学生活动区域建有一“心鉴池”,由诗人汪国真先生亲笔题写“心鉴”两字。学校为“心鉴池”作出如下解读:涓涓水流,散发校园灵气,七彩鱼莲,感受生命的灵动。流水清澈见底、水面清洁如镜,映照学生文明素养高低,体现师生行为文明程度。

  3. 文化校园内容课程化。学校文化校园内容不应成为摆设,而应成为学生习惯养成、品格形成、潜能开发的课程资源之一。学生应熟知文化校园的内容,激发他们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成为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准则。达成这一目标,学校可将文化内容纳入班会课、品生/品社课(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资源,通过开设专门的入学训练课,向学生逐一解读校园文化内容。学科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廊道讲解布置在校园廊道的各学科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框架的同时传递学习方法。

  (六)实施中小衔接,实现无缝对接

  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小学和初中合二为一,为实施中小衔接提供了条件。我们认为,中小衔接并不是简单的教材内容衔接,应避免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小学化,而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衔接。

  1.垂直管理,统筹规划。垂直管理为中小衔接创造组织保障,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学校实行垂直管理模式,是指从校级领导分工及中层各部门分工不分设小学部和初中部,而是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实施教育教学垂直管理,实行统一的学科建制,统一组建全校的学科教研组。统筹规划是指学校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学校的教学资源,明确各区域的功能,统筹规划学生九年学习生涯目标和学习计划,统筹规划学校各年级德育、教学、教研和学生活动。垂直管理、统筹规划不仅实现了学校人力、财务、物力的效益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全校教师教育观念的全面贯通、具体做法的相互交流,为实施中小衔接创造条件。

  2.交流渗透,统一理念。实践表明,中小衔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上的对接,在于教师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观,采取与相应学段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学科教学对策。显然,借助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一学校机制,开展不分学段集中研讨、以学科为单位解读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小学与初中教师相互听课、同学科教师在不同学段开展同课异构、同学科教师不分学段共同参与教研等活动,是促进小学和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相互渗透的有效途径。通过交流渗透,实现理念统一无疑是实现中小衔接的重要保证。

  3. 前后相承,相互影响。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内,一至九年级学生朝夕相处、相互接触、前后相承本身就成为相互衔接的不可或缺的资源。高年级学生每天遇见充满童真的一、二年级小朋友,引发他们对自己成长历程回忆的同时心生感恩之情;低年级学生以高年级学生为榜样,每天耳染目濡,不时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憧憬。第一,每周一全校一至九年级学生集中参加晨会,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点评各年级学生的表现,通报学校重大活动,表彰各年级先进学生。第二,每学年第一学期十一月份,七年级学生重返六年级教室,向六年级学生介绍进入七年级后在学习要求、学习方法、教师授课方式等方面的感受,激励六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第三,每年十二月份,学校为九年级学生设计了“成长故事”的主题教育活动,九年级各班级与六年级各班级结成对子,分享成长历程的精彩片段,讲述他们七至九年级的学习与生活经历。第四,六年级毕业之时,学校举行六年级升七年级的交接仪式,邀请当年九年级毕业班学生为他们介绍七至九年级的学习经历、学习经验、个人得失、七年级衔接阶段个人心得。高年级学生的现身说法,内容真实,富有说服力,对加速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品格塑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中小衔接的宝贵资源。

  4. 合理配置师资,实行循环教学。学校打破小学、初中师资界限,合理配置师资,实行循环教学。个别教师跟随学生从六年级直接升入七年级,现有一位数学教师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任教,一直升入初中,下学年担任九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截至目前,我校先后有五位初中教师从六年级开始担任语文、数学教学任务,一直升入初中,实现循环教学。打破中小学教师任课界限,实行循环教学是实现中小衔接,达成无缝对接的重要举措。

  5.创设机会,实践体验。中小衔接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衔接,实现这一衔接目标更多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通过学生本人的亲身实践和自我感悟方可获得。

  学校先后于2012届、2013届六年级学生中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五缘湿地公园为基地,组织他们开展以“世界湿地”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和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自主确定主题、自主查阅资料、网络查询、同伴互助、实地学习、交流展示为主要途径的探究性学习的程序、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对于他们进入七年级学习大有裨益。

  学校积极实施以学习能力为导向的衔接课程。教师借助于教材目录及部分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读音及意义,训练学生瞬间记忆及长时记忆能力,训练学生记笔记、速记、整理笔记能力。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和书籍,培养学生预测、列举文本论据、确定文本主要观点、分析文本人物、时间及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作者主要意图、区分作者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与立场等为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综述、概述、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学习能力为他们加速适应七年级各门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实施多元评价,引领学生发展

  评价是学校教育活动、学科教学和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创校以来,学校以评价作为突破口,积极实施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以此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施集体评价,促进班风建设

  学校创设升班旗制度,作为集体评价的载体。这一评价旨在激发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段风、班风建设。学校对全校各班级实施大课间、眼保健操、午膳、午休、室内卫生、课堂表现、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实时评价。每周一升旗仪式,学校不仅升国旗、校旗,同时对一周评价获得第一名的班级升班旗,成为学校对班级学生一周表现的最高嘉奖。针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特殊性,学校设立了“路队流动红旗”评价活动,每周表彰一次,每次表彰一个班级。

  (二)评选校园之星,引领学生学有所长

  学校开展“校园之星”评选项目,设立美德之星、学习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科技之星、阅读之星、礼仪之星、劳动之星、环保之星、进步之星等十项奖励项目。“校园之星”分为班级、年段、学校三个层次。每项“校园之星”的评选具有明确的指向。学校重视评选后的表彰环节,制作具有纪念意义的奖杯、奖牌,开学初给予隆重表彰,制作校园之星表彰展板,使之成为校园学子的学习榜样。这项评价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引领他们发展个性。

  (三)开展学科评价手段改革,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校积极实施学科评价手段改革,推行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全校一至二年级取消半期考试笔试,设立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学期末,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除笔试外,接受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始,这一做法推广至美术及科学学科,并单独计入学生的成绩。教研组和备课组根据各年级的口语测试内容制定评价细则或评价维度。此外,期末语文笔试和数学笔试分别增加观看视频或听录音回答问题,设计听算试题,以此评价学生倾听、记录、反应速度等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这些评价改革旨在引导学生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为学生展示自我、彰显个性、锻炼胆量、训练在公众面前的说话能力创设机会与平台,极大地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肯定。

  (四)开展专项质量评价,科学评估课程目标达成度

  专项质量评价旨在科学评估课程目标达成度,为完善、修正课程目标和内容提供依据。目前,学校每年第一学期末都要对二年级学生开展识字量专项评价;六年级开展汉字认读、古诗词诵读、阅读、表达、数学思维、听记等专项评价,科学了解我校学生汉字认读水平、汉字书写规范、阅读能力、快速反应、瞬间记忆、概括归纳、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思维等学习能力的达成程度。这些专项评价对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也发挥着引导作用。

  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学校办学过程的永恒话题,成为学校不断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拟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将积极探索五四分段,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课程实验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陶继新等. 名校解码—陶继新对话名校长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楚江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小学校长读本[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陈玉琨. 一流学校的建设—陈玉琨教育讲演录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鲁宏飞,沈艳华等. 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转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8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