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来看这些国家级实验校的做法-ks8凯发官方网站

如何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来看这些国家级实验校的做法
来源: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教材处) 时间:2024-03-12 10:11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确定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确定125个实验区、994所实验校,以东中西部协同组形式开展实验探索。其中,我省福州市鼓楼区、厦门市海沧区、泉州市石狮市、宁德市福安市等4地成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等36所学校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福建省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福州市台江第六中心小学,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州市麦顶小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市新教育学校,厦门市第三中学;

  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漳州市实验小学高新区分校,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泉州市实验小学,泉州市晋光小学;

  明溪县实验小学,尤溪县实验小学;

  莆田第二中学,莆田第一中学,莆田华侨中学,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武平县实验小学;

  南平实验小学,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宁德市高级中学,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平潭第一中学,平潭第二实验小学。

  这些入选的学校在创新教育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福建师大附中 

  福建师大附中以校本课、社团课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特色课程为依托,以科技实践活动为学习媒介和途径,通过“通用技术实验室”“薛丙航模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ai人工智能教室”“机器人实验室”和“创客工坊”等多维创新教室平台,联动共享科技创新软硬件资源,有效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指导,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福建师大附中学生开展“学习数字示波器的使用”实践活动 

  福州市麦顶小学 

  福州市麦顶小学发挥地域优势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创设开放式的科学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学校通过举办“麦园问植、烟台山寻植”科学实践系列活动,讲好“一片树叶”的科学故事,在科学实践项目中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落地生根。学校还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拓展科学课程的实践载体,丰富学生科学实践体验,通过开展“百名博士进校园”等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潜质。

福州市麦顶小学学生参加“麦园问植”科学实践系列活动 

  厦门第一中学 

  厦门一中将科学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每一环节,着力打造“生物与环境基地”“科技发明基地”“航模基地”和“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等科学教育平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十类百项”校本课、“厦一大讲堂”讲座课、“生涯规划活动月”社团课、研究性学习等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结合,开展科技游园、科普知识猜谜、头脑风暴(om)、金点子创意、理化生探究实验等活动,关注前沿理论与动手实践、跨学科学习与评价、个体发展与共同进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还积极举办院士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跨学段参与高校科学实践等浸润式科学实践体验,为潜在科技人才种子培养提供更多平台。

厦门一中学生在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机器人设计 

  漳州市实验小学 

  漳州市实验小学致力于创新科学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实施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科学特色校本课程,构建科学实践大课堂。学校红领巾闽南生物馆藏有千余件标本,地理生物园和开心农场展示了各种生物模型及天体模型,帮助学生在校内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世界,开展科学实践。学校与共建单位联合设立校外科普实践基地,与漳州科技馆开展馆校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科学实践平台。学校创编“生命关怀”“趣味编程”“植物种植”等18项校级科技社团,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

漳州市实验小学在红领巾闽南生物馆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泉州市第五中学

  泉州市第五中学致力于深化科学教育改革,通过开设科学类校本课,促进学科融合,使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学校建立了物理dislab数字化信息系统、分析化学、生物组培、科创等高端科学实验室,改变传统实验授课方式,为师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提供科学的高端平台。学校组建教师北理科创俱乐部和学生机器人社、探空社、天文社等学生社团,形成“教师俱乐部 学生社团 校本课程 科技节”科学项目育人链。学校还成立了毓才书院,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泉州市科技馆、泉州南京大学环保研究院和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探索科学教育教学新模式。

泉州市第五中学科创俱乐部师生正在调试简易机器人基座

  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

  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将科学教育主题融入社团活动课、课后服务、科学信息课等环节,加大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硬件投入,为学生配置智能设备、机器人设备等,集中开发低、中、高三个综合科学实践课程体系:以“基础体验”为特征的低龄电子百拼基础班、手掷黄鹂飞机课程;以“兴趣培养”为主的电子百拼提高班、f1直线风力赛车、弹射飞机、四驱车等中阶课程;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风火轮、悬浮纸飞机、遥控赛车、两栖车、纸船承重、万奇机器人高阶课程。

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科技月活动中学生进行万奇机器人巡线

  莆田华侨中学

  莆田华侨中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2018年成立学校科创中心并组建创客教育教师队伍,面向学生搭建科技创客教育平台,从创客空间、创客课程、创客活动、创客师资、创客文化等多维度全面推进科学教育,探索构建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新体系。学校开设了创客、c 和python编程等校本课程,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莆田华侨中学学生利用科创中心实验室开展创作实践

  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 

  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聚焦科学实践,积极开发科技创新、科技制作、实验项目等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校园科技馆、航模训练室、编程室、建盏建本研学室、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厅、科普劳动实践园等场馆,持续丰富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载体。学校还与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聘请科学专家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项目,运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实践活动质效。

童游中心小学校园科技节火箭飞行演示活动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创新和合作四方面能力为切入点,改进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实验教学方面,学校编制了科学实验操作手册,并根据教学内容自制教具,鼓励学生自制科学小制作、小发明,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科素养。学科融合方面,学校推进学校课程与科学学科相互融合,利用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开发steam课程学习,综合应用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知识,鼓励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提升科学创新思维。馆校合作方面,学校联合高校、市科技馆开展各类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学习——制作——讲解——宣传的“教育 科技 人才”互动实践模式,助力学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与龙岩市科技馆签约现场 

  宁德市高级中学 

  宁德市高级中学努力探索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本课程方面,学校着力打造全学科渗透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浸润式“科学 ”课程体系,强调主题化、系列化、课程化。学校重视实验教学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实验室等科学类功能教室建设管理,配置专项经费用于购置科学实验设备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引进华能集团在校内建设校园核科普实验室,推动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提供坚实平台基础。

宁德市高级中学科技节航模飞行表演

  平潭第一中学 

  平潭一中将科学教育作为一大办学特色,自2010年起学校相继建立了“机器人工作室”、“创客工作室”、“电子制作工作室”“算法与编程工作室”“电脑制作工作室”、“3d工作室”“航空航天工作室”“生物工程探究室”等共21类以科技为主的创新工作室。学校制订了科学教育局“211”培养模式:即每周面向全体学生安排2节科学类校本课程;每周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开展1次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每学年举办1次专项学习,帮助有特长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学校还与福州大学、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科学教育共同体。

平潭第一中学创客工作室学员在材料显微观察实践活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