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六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发布(一)-ks8凯发官方网站

福建第六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发布(一)
来源:厅基教处 时间:2023-05-17 16:06

  日前,省教育厅组织遴选第六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共17个。今起“福建教育微言”进行系列宣传,供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持续巩固深化“双减”工作成果。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教育集团作业管理减量提质 

  学校坚持“减总量、提质量、重实践、增趣味”的原则,在作业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一是探索作业管理新思路 

  强化总量管理、统筹管理、公示管理、质量管理、批改管理、考核管理,形成校长设置目标、部门培训考核、年段辐射监管、班主任沟通协调的全员协同作业管理模式,对作业量、作业完成时长以及作业批改情况及时跟踪,提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是打造作业形式新样态 

  实施作业设计体系化,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重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向“综合、趣味、深度学习、解决问题”转变;作业布置分层化,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综合能力进行分层,实现日常作业自主选择、每周作业自然分层、阶段作业自定标准;作业形式多样化,重视参与性、过程性、实践性,坚持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 

  三是创新作业评价新形式 

  多关注过程,通过优秀作业评比、文化墙粘贴、精彩解答分享等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多关注个体,给予每个学生产生成就感的机会;多形式激励,通过“和喜爱的老师合影”“与校长共进下午茶”等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会自我成长的乐趣与成就。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智慧作业”为精准化教学提供技术赋能

  学校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利用“智慧作业”服务教师高效辅导学生学习,服务学生自主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一是作业智批,精准分析学情

  在不改变学生书写习惯和教师批改习惯的前提下,教师采用点阵智能笔动态采集学生每日作业学情,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进行作业智能批改,结合学科多维知识图谱,即时生成每个学生专属的错题集,提供专属的个性学习方案。

  二是云端智辅,有效推进教学 

  教师根据数据分析,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云黑板”功能,在触屏白板上点击对应的知识节点,实时调取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数据,呈现共性问题或优秀成果图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此推动有效课堂互动、分层作业布置、专题辅导等精细化教学工作,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三是创新智研,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各备课组在校本研修活动的策划与准备、实施与操作、梳理与提升等环节中将智慧作业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高智慧作业在研修主题确定、方案设计、课堂观测、赏析评议、梳理反思、实践应用中的效用,促进课堂质量提升。

  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借力“三个共同体”优化作业管理 

  学校积极构建教师合作、家校协作、信息化协同体系,优化作业的设计、评价、展示等环节,提高作业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组建研修共同体,设计优质作业 

  组建校级、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研修共同体,校级进行顶层设计引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专项培训与检查评比,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备课组共同设计修改作业,由参与教师提前一周编好作业,集体备课讨论后确定年段基础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结合班情补充班本作业。学校建立校本作业库,在循环使用中不断完善。

  二是借助家校共同体,优化作业管理 

  班级作业经学校审核后公布,每月抽取10%的家长,对学校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等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家长意见不断优化改进。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国学经典”亲子诵读会,以“线上打卡”与“线下挑战”的形式,评选“小小优秀诵读者”“经典背诵小达人”“书香家庭”,形成校园作业文化品牌。

  三是依托信息化共同体,展示优秀成果

学校微信公众号开展项目式作业嘉年华活动,利用媒体平台开展“暑假我来当主播”活动,完成学生暑期课业讲评辅导。语文组通过“书香博士”平台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数学组利用视频号发布学生数学说理视频,激励学生深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区域初中校本作业资源库 

  学校汇聚全市427名各学科名师组建校本作业研究团队,研磨打造区域校本作业资源库,实现优质作业资源的共享,提升区域作业设计水平。

  一是范围覆盖广 

  作业涵盖初中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九个学科七到九年级各章节内容,共计1177份,上传到“晋江市教科培管理服务平台——精品资源库”,方便学校直接下载使用。

  二是研制流程严 

  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修改、编制的过程中,多轮审核,保证质量。同时,各学科积极开展专题研训和实测研究,以实际数据佐证作业信度和效度,促进校本作业的应用落地。

  三是总量控制准 

  根据省颁课程计划,按照每天90分钟,一周450分钟控制作业总量,参照各学科周课时数,测算出不同学科每个课时对应作业量控制时间(语数英20分钟、其他学科12—15分钟),实现作业量精准控制。

  四是内容品质高 

  作业设计紧扣2022版新课标要求、体现知识结构与重难点,题目与课标要求一一对应,确保重难点内容不遗漏,知识考点不重复。

  五是层次要求明 

  作业设计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为必做题,提高题为选做题,体现分层要求。地理等学科还突出非书面作业实践应用要求,设计阅读拓展内容,提高作业育人的导向性。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打造科技教育新阵地 

  为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营造科技育人氛围,学校多种途径开发科技活动新阵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是丰富课后服务科技社团 

  经过前期调查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开创小哥白尼、机器人、图形化编程、3d打印、电子百拼、工程坊等十几个科技社团。学生们在社团课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动手操作实践、展示合作成果,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乐于探究实践的科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开展课后服务科学阅读 

  积极打造校园科技文化环境,科学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宜的书目;图书馆购置涵盖各个年级的科学类书籍供学生自由阅读;校园《童声报》为学生的科技创作搭建展示平台,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领会科学精神,涵养科学素养。

  三是加强课后服务成果延伸 

  将科学类课后服务课程与学校每年举行校园科技节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为科技节的科学实验挑战赛、小小工程师、小小创客家、科技作品展等活动做准备,以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网站地图